苏-7,苏-9为什么没有米格-15,米格19出名?
苏7和苏9没有米格15和米格19出名,主要有以下原因:时代定位不同:苏7与苏9的定位:苏7与苏9并非第一代战斗机,而是与米格21同时代的飞机。它们被用于替换第一代战斗机,并被视为战斗轰炸机和国土防空任务的理想选择。
综上所述,苏-7和苏-9并未被选为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,而是作为国土防空和战术航空兵的有力补充。尽管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某些成绩,但在与当时其他战斗机的对抗中,苏-7的表现并不理想。
苏系列战机和米格系列战机是俄罗斯空军的两大骄傲,各有特点和优势。 苏霍伊设计局自四十年代起,推出了苏-1和苏-3战斗机,尽管早期遭遇失败,但并未阻挡其后续发展。 苏-7战斗机的问世,让苏系列战机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,成为冷战前期苏联空军的主力。
米格飞机制造集团米格来历
米格飞机制造集团的来历可以追溯到1937年的前苏联。创始人:米格飞机制造集团由两位杰出的设计师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共同创立。他们各自在飞机设计领域有着深厚的背景和才华,相遇并合作后,共同开创了米格飞机的传奇。
在1937年的前苏联,飞机设计界诞生了一段传奇。两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,米高扬和格列维奇,共同书写了“米格”这一航空历史的篇章。米高扬凭借其调动到的歼击机研究设计室,与格列维奇相遇,他们的性格特点形成鲜明对比,米高扬活跃,格列维奇沉稳,两人的合作如虎添翼。
因此,米格战机是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设计制造的,米格就是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两人名字的合称,所以称之为米格飞机。
起源与历史:米格飞机的起源可追溯至1938年的前苏联,由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两位设计师共同开创。1940年,他们成功试飞了首架以“米格”命名的飞机。而正式的“米格飞机制造集团”则是在1999年成立。
闻名世界的“米格”这个飞机名称就这样诞生了。米格飞机最早在1938年由前苏联飞机设计师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开始研制,他们在1940年成功试飞了第一架米格飞机米格-1(Mig-1)。
以前苏联米格25飞机叛逃为背景而改编的电影。它叫什么片名?
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《火狐》讲述了苏联飞行员别连科开着米格25到日本后的故事。西方国家发现苏联决定研制更先进的米格31“火狐”后,决定在莫斯科将那两架飞机偷走。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和无数条生命之后,那位飞行员开着那架飞机回家,一路上经历了激烈的战斗,击落了一架图16和一架卡25。
《火狐》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的作品,这个电影现在似乎很难找到,郁闷。
《空战英豪》(Flyboys) 是一部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空军的电影。 《铁翼雄风》(wings) 赢得了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。 《珍珠港》(Pearl Harbor) 因其极高的知名度无需多言。 《虎虎虎》(Tora! Tora! Tora!) 同样以二战为背景,以其真实和震撼的场面著称。
苏联神秘战斗机米格-25“狐蝠”的面纱在1976年被揭开,当时别连科驾驶这架飞机叛逃到日本。作为对抗美国轰炸机的秘密武器,米格-25没有对外出售,令美国人无法获取足够信息。尽管整体技术水平并非想象中先进,但苏联确实造出了一架无与伦比的飞机。
以色列飞行员形容这款飞机为“世界末日的战机”,在与F4战斗机的空战中,米格25的高速性能让以色列飞行员大吃一惊。美国科学家也陷入了“米格25恐慌”,担心苏联在飞机技术上超越美国。这一系列事件最终通过苏联叛徒别连科驾驶米格25P叛逃至美国而得到解决。
别连科中尉驾驶的编号068的MIG-25“狐蝠”飞机,在经历了一场惊险的升空后,于下午1时10分飞抵日本海上空,他果断关闭了与地面的通信,降低飞行高度,以避开雷达追踪。日本北海道千岁空军基地迅速接到指令,拦截“狐蝠”的行动开始,苏联拦截飞机紧随其后。
历史上驾驶米格-25叛逃的苏联飞行员别连科最后的下场如何?
年9月6日12时50分,别连科驾驶米格-25升空,在盘旋一段时间后,直奔日本的北海道。他选择了超低空飞行,并按动警报,制造飞机失事的假象。30分钟后,别连科进入日本领空,日本自卫队派出两批战机拦截,觉被甩掉,可见米格-25战斗力强悍。不久之后,别连科在油料快用完之时,在日本函馆民用机场降落。
一旦敌我识别器落到敌人手里,就要全军更换,例如别连科驾驶米格25叛逃西方,苏联空军就全部更换了现役战机的敌我识别器。别连科的叛逃还迫使苏联方面紧急换用新型瞄准仪,还上马了米格-31截击机的研发任务。别连科给苏联造成巨大损失,苏联方面一直希望将其除之而后快。
叛逃过程1976年9月6日,别连科驾驶米格 - 25P战机执行任务后,飞向日本。为躲避雷达,他将高度从8千米降至1千米。因低空飞行耗油量高,燃油即将耗尽时,他放弃前往千岁空军基地,迫降在日本函馆民用机场。别连科着陆后朝天开枪,表明自己是有意叛逃,寻求美国政治庇护。
年9月6日,苏联飞行员维克多·别连科上尉在执行教练任务时,违反规定,驾驶米格-25战斗机离开飞行区域,飞越国境,降落在日本北海道的函馆机场,这一事件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,而苏联政府的反应则显得低调且简短。
苏联米格17歼击机简史
苏联米格17歼击机简史如下:研发背景与时间:苏联米格17歼击机是冷战时期研发的一种单座单发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。该机于1952年开始设计,1955年首次试飞。设计初衷与改进:米格17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替代早期的米格15战斗机,以应对西方盟国不断更新的战斗机型。
以米格17为基础的歼击5教练机生产数量最多,从1966年到1986年共生产了1061架。顺便说一下,苏联并没有生产教练机版本的米格17战斗机。他我们使用久经考验的MiG-15 教练机。
年代:歼击机速度超过两倍音速,配备空空导弹,如美国的F10F4,苏联的米格21和法国的“幻影”III等。60年代中期:米格25和YF12等超音速歼击机速度超越3倍音速,作战高度提升至约23000米。但实战表明,中、低空的机动性和火力控制更重要。
至1976年:迈入喷气式时代。北日本航空公安队正式装备米格15BIS战斗机与米格15UTI双座教练机,全面替换活塞式飞机。1960年代末,米格15BIS战斗机被剔除出作战部队,大多改装成教练机或靶机。1957年底,北日本开始接收米格17型战斗机,装备不下200架各型米格17。1976至1991年:进入黄金时代。